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木瓜

  • 概述
  • 功效
  • 临床
  • 加工
  • 保存
  • 鉴别
  • 信息
  • 其他

中文名

木瓜

别名

木瓜实、铁脚梨、秋木瓜、酸木瓜

道地产区

主产于安徽、湖南、湖北、浙江、四川

用药部位

近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

味酸,性温;归肝、脾、胃经

毒性

无毒

药材分类

祛风湿药

医保类型

医保(木瓜)

王丽霞 | 主任药师 药学部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级甲等

功能

本品味酸,性温;归肝、脾、胃经。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

主治

1、风湿痹痛,肢体酸重,筋脉拘挛:木瓜味酸入肝舒筋,性温气香而能化湿,湿化筋舒则痹痛、拘挛可除。

2、吐泻转筋:木瓜可宣化中焦湿浊,而使吐泻自除;并可缓急舒筋,使吐利过多而致的转筋挛急得以缓解,为治吐泻转筋之要药。

3、脚气水肿:木瓜亦治寒湿脚气,足胫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不良反应

1、木瓜皂苷对胃肠黏膜有刺激作用,引起黏膜充血渗岀,胃肠蠕动增强,发生反射性呕吐。可见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肠鸣,腹痛腹泻,头晕头疼,惊厥,抽搐,呼吸困难,心跳心慌,可因呼吸麻痹,心脏衰竭而死亡。

2、中毒后用0.02%高锰酸钾溶液或0.1%-0.2%鞣酸溶液洗胃。口服黏膜保护剂,如蛋清、牛乳、藕粉糊;吸附剂活性炭、白陶土;沉淀剂鞣酸蛋白、浓茶等。补充液体,稀释毒素,促使排泄;用5%葡萄糖溶液1500-2000ml,加维生素C,静脉点滴。腹痛剧烈者,给予盐酸吗啡15mg或硫酸阿托品0.6mg,肌肉或皮下注射。或针刺足三里、内关、三阴交、中脘等穴,用强刺激手法。惊厥抽搐可酌情给予镇静剂。呼吸困难可吸氧,做人工呼吸,肌内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可拉明等。

禁忌

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不宜与磺胺类药配伍,可能致易析出结晶而致结晶尿、血尿。

2、不宜与氨基苷类(链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配伍,可以减弱药效。

3、不宜与氢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药配伍应用,起中和反应,降低或失去药效。

4、不宜与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配伍,可加重肾毒性。

注意事项

《本草经疏》:下部腰膝无力,由于精血虚、真阴不足者,不宜用;伤食脾胃未虚、积滞多者,不宜用。

适宜人群

1、木瓜适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暑湿吐泻,转筋挛痛,脚气水肿者。

2、西医诊为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骨性膝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属风湿闭阻型,细菌性痢疾、足癣、术后肠粘连属寒湿阻滞型。

不宜人群

尚不明确。

禁忌人群

1、内有郁热,小便短赤者慎服。

2、胃酸过多者不宜服用。

化学成分

果实含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和皂甙,还含齐墩果酸。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镇痛、抗炎、保肝、抗肿瘤、松弛胃肠道平滑肌及抑菌等作用。

毒理作用

用体重18-20g小鼠25只,每1ml含0.5g生药的木瓜注射液进行尾静脉注射,每次0.2ml分别以3h、8h、20h进行毒性试验,结果均未见动物死亡。

相关论述

1、《名医别录》: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

2、《本草拾遗》:下冷气,强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饮服之。又脚气冲心,取一颗去子煎服之。又止呕逆,心膈痰唾。

3、《日华子》:止吐泻,奔豚,及脚气水肿,冷热痢,心腹痛,疗渴呕逆痰唾等。

4、《汤液本草》:本草云:益肺而去湿,和胃而滋脾。东垣云:气脱则能收,气滞则能和。

5、《本经逢原》:患头风人,以鲜者放枕旁,引散肝风,日久渐安。

6、《本草从新》:和脾理胃,敛肺伐肝,消食止渴。

7、《医林纂要·药性》:泻肝和脾,清少阳火,亦止渴。

8、《随息居饮食谱》:调气,和胃,养肝,消胀,舒筋,息风,去湿。

临床应用

1、治痹证湿胜,筋骨酸痛,关节不利,配独活、五加皮等以祛风除湿。若痹证肾虚而见腰膝缓弱、步履艰难等症,配补肾强腰之肉苁蓉、牛膝、狗脊等;筋急项强、不可转侧,配乳香、没药、生地同用,如《本事方》木瓜煎。平时亦可单用木瓜浸酒常饮,以巩固疗效。

2、治湿浊伤中,脾胃不和之吐泻转筋,常以本品为主,随寒热不同进行配伍。偏寒者,配吴茱萸、茴香等以温中化湿舒筋,如《洇方》木瓜汤;偏热者,配蚕砂、黄连、栀子等清热利湿舒筋,如《霍乱论》中蚕矢汤。本品长于舒筋,对其他原因引起的筋脉拘挛、转筋腿痛均可随证加用。

3、治寒湿脚气,足胫肿痛,配吴茱萸同用,如《朱氏集验方》鸡鸣散。寒湿较重或脚气冲心,闷胀喘急者又可加紫苏、槟榔等温散之品共用,以加强散寒化湿作用。

相关配伍

1、木瓜配吴茱萸:木瓜味酸,主走肝经,能和胃化湿,舒筋活络;吴茱萸辛开苦降,为厥阴肝经的主药,能温经散寒,舒肝解郁,行气止痛。吴茱萸以散为主,木瓜以收为要,两药配伍,一收一散,共奏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温中止痛之功。适用于寒湿困脾,霍乱吐泻转筋,或下肢痿软无力,疝气腹痛等。

2、木瓜配秦艽:木瓜柔肝舒筋,活络止痛;秦艽散风除湿,通络止痛,为风药之润剂。两药相配,祛风湿而不温燥,通经络而不猛峻。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挛急等,对小关节及下颌关节疼痛拘紧者尤为适宜。

3、木瓜配五加皮:木瓜舒筋而通痹除湿;五加皮强筋骨,起痿废,兼除风湿。二药合用,除风湿,舒筋通络之功增强。适用于痹证湿邪偏重,以腰膝、下肢痛楚为重者尤为适宜。

4、木瓜配槟榔:木瓜功能和胃化湿,舒筋活络;槟榔能降气化湿利水。两药相配则能通络化湿,消肿。适用于寒湿下注,脚气水肿。

5、木瓜配青黛:木瓜味酸入肝,平肝降气消痰;青黛清热解毒,泻肝清肺。两药相配,肝火得清则不犯肺,肝气得敛有助肺之肃降,共奏清肝敛肝,肃肺止咳之功。适用于肝热犯肺引起的久咳不止、咳嗽痰黄者。

6、木瓜配葫芦巴:木瓜舒筋化湿,通络止痛;葫芦巴补命门之火,散寒除湿。两药相配,有补阳除寒湿的功效。适用于下焦寒湿所致的脚膝肿痛、转筋等。

7、木瓜配薏苡仁:木瓜化湿和胃,舒筋活络;薏苡仁除湿利水而通痹。两者配合,健脾利湿,舒筋除痹。适用于湿滞经络之脚气浮肿,夏日伤湿之呕吐、腹痛腹泻等。

8、木瓜配白芍:木瓜化湿和中,平肝降气;白芍敛阴柔肝,生津和胃。二者合用,适用于胃阴不足、肝气横逆之胸闷痞满,腹痛腹泻,食少干呕等。

9、木瓜配木香:木瓜酸敛,和胃化湿,止呕止泻;木香理气行滞,健胃消食。二药合用,一散一敛,适用于夏伤暑湿之胸腹痞满、呕吐泄泻、腹痛肠鸣等。

10、木瓜配藿香:木瓜化湿和中,善除湿阻;藿香可行气化湿,和中止呕。两者合用,适用于湿浊阻滞中焦之呕吐、腹痛、腹泻。

鉴别用药

1、木瓜与蚕沙:二者皆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均性温,尤善于和中化湿,均可用于治疗湿痹拘挛,以及湿浊中阻,升降失常所致的呕吐泄泻、腹痛转筋等,二者常相须为用。但木瓜既能除湿和胃,又具有良好的舒筋活络作用,以平肝舒筋为长,是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的要药,也可用于血虚肝旺,筋脉失养,挛急疼痛等;并可用治脚气肿痛,冲心烦闷;兼能消食生津,可用于消化不良之证。蚕沙既能祛湿,又善祛风,凡风湿痹证,无论风重、湿重,蚕沙均可使用;并能祛风止痒,用治风疹遍身瘙痒。

2、木瓜与白芍:两者均治筋病,对于转筋、筋急之证都可应用。但木瓜功在化湿而舒筋,故主要用于湿盛所致的霍乱转筋及风湿痹证,关节屈伸不利等;白芍养血敛阴,柔肝舒筋,故主要用于阴血不足,不能荣养筋脉所致的肢体挛急、抽搐、疼痛等。本瓜化湿和脾,可治疗吐利,脚气水肿;白芍养血柔肝,可治疗阴虚阳浮之证以及妇科病等。

相关药品

1、木瓜酒(《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1)药物组成:木瓜、陈皮、川牛膝、川芎、当归、独活、红花、千年健、羌活、秦艽、桑寄生、五加皮、玉竹。

(2)功能与主治:祛风活血。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四肢麻木,关节不利。

2、木瓜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1)药物组成:木瓜、白芷、川芎、当归、狗脊、海风藤、鸡血藤、牛膝、人参、威灵仙、制草乌、制川乌。

(2)功能与主治:散风祛寒,活络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无力,步履艰难。

3、豹骨木瓜酒(《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1)药物组成:木瓜、豹骨、川牛膝、川芎、当归、防风、红花、茄根、秦艽、桑枝、天麻、五加皮、续断、玉竹。

(2)功能与主治:祛风定痛,除湿散寒。用于筋脉拘挛,四肢麻木,骨节疼痛,历节风痛。

4、参茸木瓜药酒(《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1)药物组成:木瓜、白芷、苍术、赤芍、川牛膝、川芎、当归、地龙、独活、防风、甘草、狗脊、桂枝、海风藤、红花、槲寄生、老鹳草、鹿茸、麻黄、羌活、秦艽、青风藤、人参、桃仁、威灵仙、乌梢蛇、五加皮、细辛、续断、制草乌、制川乌。

(2)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血。用于腰腿疼痛,肢体麻木,湿性关节炎。

相关方剂

1、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1)药物组成:木瓜、附子、干姜、茯苓、白术、厚朴、木香、大腹子、草果、甘草、生姜、大枣。

(2)功能与主治:温阳健脾,行气利水。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症见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2、六和汤(《和剂局方》)

(1)药物组成:木瓜、缩砂仁、半夏、杏仁、人参、炙甘草、赤茯苓、藿香、白扁豆、香薷、厚朴。

(2)功能与主治:祛暑化湿,健脾和胃。适用于湿伤脾胃,暑湿外袭证。症见霍乱吐泻,倦怠嗜卧,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

3、鸡鸣散(《朱氏集验方》)

(1)药物组成:木瓜、吴茱萸、槟榔、陈皮、桔梗、生姜、紫苏。

(2)功能与主治:行气降浊,宣化寒湿。适用于脚气,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用索悬吊,叫声不绝,筋脉肿大。

4、痹症汤(《脉症正宗》)

(1)药物组成:木瓜、苡仁、黄芪、香附、当归、川芎、附子、熟地。

(2)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适用于风湿痹证。

药膳食疗

1、木瓜烧带鱼(《家庭食疗手册》)

(1)材料:鲜带鱼300-350克,木瓜400克

(2)做法:带鱼洗净;木瓜削去绿色瓜皮,除掉白色瓜核,切块;二者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煨熟,调味服食。

(3)功效:滋阴,补虚,通乳。适用于妇女产后乳少之症。

2、木瓜汤(《饮膳正要》)

(1)材料:羊肉1000克,草果5克,豌豆300克,木瓜1000克,粳米500克,白糖200克,调料适量

(2)做法:羊肉洗净,切成约2厘米见方的块,木瓜取汁,与草果、豌豆、粳米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文火炖至豌豆、肉熟烂,放入白糖、盐、味精、胡椒粉。

(3)功效:舒筋活络,补中祛湿。适用于腰膝疼痛,脚气不仁等症。

3、木瓜茶(《食疗本草》)

(1)材料:木瓜2片,桑叶7片,大枣3枚

(2)做法:大枣去核,与其余药物切细,放保温杯中,开水冲泡15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

(3)功效:适用于呕吐,腹泻,腓肠肌痉挛作痛,风湿疼痛,腰膝酸痛,脚气浮肿等症。

4、木瓜羹(《饮膳正要》)

(1)材料:木瓜4个,白蜜500克

(2)做法:木瓜蒸熟去皮,研为泥,与白蜜和匀,贮器。每服10-15毫升,沸水冲调。空腹服,每日1次。

(3)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适用于行痹,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等症。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炮制方法

1、木瓜: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略泡,蒸透,切薄片,干燥。

2、炒木瓜:取木瓜片,用微火炒至微焦,取出晾凉。

3、木瓜经过切制、蒸制和炒制之后,用80%乙醇提取,对木瓜不同炮制品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皱皮木瓜总黄酮含量生品为0.9995%,蒸制为2.525%炒制为3.830%,说明加热处理对木瓜总黄酮含量有显著的影响。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炒木瓜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鉴别

本品粉末黄棕色至棕红色。石细胞较多,成群或散在,无色、淡黄色或橙黄色,圆形、长圆形或类多角形,直径20-82μm,层纹明显,孔沟细,胞腔含棕色或橙红色物。外果皮细胞多角形或类多角形,直径10-35μm,胞腔内含棕色或红棕色物。中果皮薄壁细胞,淡黄色或浅棕色,类圆形,皱缩,偶含细小草酸钙方晶。

取本品粉末1g,加三氯甲烷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三氯甲烷(1:3)混合溶液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木瓜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熊果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丙酮-甲酸(6:5: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和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和橙黄色荧光斑点。

药材性状

果实多呈纵剖成对半的长圆形,长4-9cm,宽2-5cm,厚1-2.5cm。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以质坚实、味酸者为佳。

木瓜性状图1

木瓜性状图2

饮片性状

1、木瓜片:为类月牙形薄片,表面红棕色,有皱纹,周边紫红色或红棕色。气微清香,味酸。

2、炒木瓜:形如木瓜片,红褐色有焦斑。

木瓜饮片图1

木瓜饮片图2

植物种属

蔷薇科木瓜属植物皱皮木瓜。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约2m。枝条直立开展,有刺;小枝圆柱形,微屈曲,无毛,紫褐色或黑褐色,有疏生浅褐色皮孔。叶片卵形至椭圆形、稀长椭圆形,长3-9cm,宽1.5-5cm,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齿尖开展,无毛或下面沿叶脉有短柔毛;叶柄长约1cm;托叶大形,草质,肾形或半圆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无毛。花先叶开放,3-5朵簇生于二年生老枝上;花梗短粗,长约3mm或近于无柄;花直径3-5cm;萼筒钟状,外面无毛;萼片直立,先端圆钝,全缘或有波状齿;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基部延伸成短爪,长10-15mm,宽8-13mm,猩红色,稀淡红色或白色;雄蕊45-50,长约花瓣之半;花柱5,基部合生,无毛或稍有毛,柱头头状,有不明显分裂,约与雄蕊等长。果实球形或卵球形,直径4-6cm,黄色或带黄绿色,有稀疏不明显斑点,味芳香;萼片脱落,果梗短或近于无梗。花期3-5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华中、西南及陕西等地。

道地产区

主产于安徽、湖南、湖北、浙江、四川,安徽宣城产者称 “宣木瓜”,质量较好。

生长环境

栽培或野生。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我国南方较温暖的地区均可栽种。

繁殖方式

用种子、分株或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11月待果实变黄稍软有香气时采摘,放置后熟数日,取出种子播入苗床内,行株距为15cm×(10-15)cm,深6cm,每穴2-3粒,覆土3cm。春季苗高50-60cm时移栽。穴距70-100cm,行距150-200cm,深30-40cm。每穴放腐熟肥3-5kg,每穴裁2-3根苗呈三角形,覆土,踏实,浇水使根与土紧密结合,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培土1次。

2、分株繁殖:在3月前将分蘖的幼株从根部连带须根掘起移栽。

3、扦插蘩殖:春季2-3月间,剪取木瓜树苗较嫩的枝条,扦插于苗床,待成活后移栽。

病虫防治

1、病害有叶枯病,冬季清园,发病初期喷1∶1∶100的波尔多液。

2、虫害有桃大尾蚜,可用10倍烟草石灰水浸液防治。桃蠹螟可捡去病果集中处理,幼虫初孵期喷2.5%敌杀死3000倍液防治;星天牛在成虫发生期晴天捕杀。

附注

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