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楸子

  • 概述
  • 功效
  • 加工
  • 鉴别
  • 信息

中文名

楸子

别名

山楂、海棠果

性味归经

味酸、甘,性平

毒性

无毒(《中华医学大辞典》)

王丽霞 | 主任药师 药学部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级甲等

功能

生津,消食。

主治

用于口渴,食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注意事项

不宜多食,服时去子。

相关论述

1、《食物考》:“多食涩气,令人好睡。子宜去尽,食之烦心。”

2、《食物考》:“作脯点茶,怡神口可。”

采收加工

8-9月果熟时采摘,鲜用。

药材性状

果实卵形,直径2-2.5cm,果皮红色,无灰白斑点,果肉黄白色,成熟后有2-5室,每室含种子1-2颗,种子扁卵圆形,浅紫红色至红紫色。有宿存花萼,略突出,萼片两面被毛,萼筒外边被毛。气微香,味甘、微酸。

植物种属

蔷薇科植物揪子。

形态特征

楸子又名海棠果。小乔木,高3-8m。小枝粗壮,嫩时密被短柔毛,老枝灰紫色或灰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5cm,嫩时密被柔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9cm,宽4-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花两性;伞形或近伞形花序,具花4-10朵;花梗长2-3.5cm,被短柔毛;萼筒外面有长柔毛;萼裂片5,披针形,两面均被柔毛;花白色或带粉红色,花瓣5,倒卵状椭圆形,长约2.5-3cm,宽约1.5cm,基部有短爪;雄蕊20,花丝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三分之一;花柱4(5),基部有长绒毛,较雄蕊长。梨果卵形,直径2-2.5cm,红色,萼裂片宿存,肥厚,果梗细长。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北及辽宁、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野生或栽培。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1300m的山坡、平地或山谷梯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