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柿蒂

  • 概述
  • 功效
  • 搭配
  • 临床
  • 加工
  • 保存
  • 鉴别
  • 信息

中文名

柿蒂

拉丁名称

Kaki Calyx

别名

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

用药部位

干燥宿萼

性味归经

味苦、涩,性平;归胃经

医保类型

医保(柿蒂)

李培红 | 主任药师 药学部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级甲等

功能

降气止呃。

主治

多种呃逆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

注意事项

气虚下陷者忌用。

适宜人群

1、柿蒂适用于呃逆者。

2、西医诊为胃痉挛属胃气上逆者。

不宜人群

尚不明确。

禁忌人群

气虚下陷者忌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鞣质、羟基三萜酸、葡萄糖、果糖及中性脂肪油等。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柿蒂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提取物能对抗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乌头碱和氯化钡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哇巴因引起豚鼠室性心律失常。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柿蒂使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增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延长其睡眠时间,并明显拮抗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反应。

3、抗生育作用:柿蒂在家兔抗生育筛选中,初步被证实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济生》柿蒂散加以丁香、生姜之辛热,以开痰散郁,盖从治之法,而昔人常用之收效矣。

2、《本草求真》:柿蒂味苦性平,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然一辛热一苦平,合用兼得寒热兼济之妙。

适宜搭配

刀豆、丁香、枇杷叶、旋覆花

临床应用

1、呃逆:柿钱、丁香、人参等分。为细末,水煎,食后服。(《洁古家珍》柿钱散)

2、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炖热徐服。(《村居救急方》)

3、治伤寒呕哕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用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柿蒂汤)

4、治胞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柿蒂汤)

相关配伍

1、柿蒂配丁香:柿蒂苦涩平,具有降逆止呃作用;丁香辛温,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柿蒂以涩敛下行为主,丁香以升散为要。二药配伍,一散一敛,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温中散寒,和胃降逆、止呃甚妙。

2、柿蒂配刀豆:柿蒂苦涩平,具有降逆止呃作用;刀豆味甘性温,降逆止呃,温肾助阳。二药配伍,使得降气止呃作用增强。适用于呃逆呕吐。

鉴别用药

柿蒂与刀豆:柿蒂与刀豆均能降气止呃,治呃逆呕吐。但柿蒂性平,凡呃逆无论寒热均可使用;刀豆性温,虚寒呃逆宜之,又可温肾助阳,治肾虚腰痛。

相关药品

痔疮栓。

相关方剂

新制橘皮竹茹汤(《温病条辨》)、柿蒂汤(《济生方》)、柿钱散(《济生拔萃洁古家珍》、柿蒂汤(《杂病源流犀烛》)、丁香柿蒂汤(《症因脉治》)。

采收加工

9-12月收集成熟柿子的果蒂(带宿存花萼),去柄,晒干。

炮制方法

1、柿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姜柿蒂:取生姜捣烂榨汁,加入净柿蒂拌匀,润至姜汁吸尽,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每柿蒂100kg,用生姜12.5kg。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姜柿蒂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材性状

宿萼近盘状,先端4裂,裂片宽三角形,多向外反卷或破碎不完整,具纵脉纹,萼筒增厚,平展,近方形,直径1.5-2.5cm,表面红棕色,被稀疏短毛,中央有短果柄或圆形凹陷的果柄痕;内面黄棕色,密被锈色短绒毛,放射状排列,具光泽,中心有果实脱落后圆形隆起的疤痕。裂片质脆,易碎,萼筒坚硬木质。质轻,气微,味涩。以个大而厚、质硬、色黄褐者为佳。

饮片性状

1、柿蒂:参见药材性状。

2、姜柿蒂:形如柿蒂,具焦气,味涩,微辣。

植物种属

柿科柿树属植物柿。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高达14m。树皮深灰色至灰黑色,长方块状开裂;枝开展,有深棕色皮孔,嫩枝有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8-20mm;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8-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主脉生柔毛,下面淡绿色,有短柔毛,沿脉密被褐色绒毛。花杂性,雄花成聚伞花序,雌花单生叶腋;总花梗长约5mm,有微小苞片;花萼下部短筒状,4裂,内面有毛;花冠黄白色,钟形,4裂;雄蕊在雄花中16枚,在两性花中8-16枚,雌花有8枚退化雄蕊;子房上位,8室,花柱自基部分离。浆果形状种种,多为卵圆球形,直径3.5-8cm,橙黄色或鲜黄色,基部有宿存萼片。种子褐色,椭圆形。花期5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中南及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道地产区

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生长环境

多为栽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