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饭树
乌饭,小号饭芦根,乌骨子,灰黑珠,凉山子,野山楂
味甘、酸,性温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级甲等
收敛,止痛。
牙痛,脱肛,结核病潮热。
内服:水煎服,15-45g。
有外感病者慎用。
适用于牙痛、脱肛、结核病潮热者。
尚不明确。
有外感病者慎用。
《本草纲目》:“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
1、治牙痛,乌饭树根30g,捣烂,水煎,取煎液和鸡蛋1个同炖服。
2、治脱肛,乌饭树根45g,猪直肠1条,同炖服。
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
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乌饭树。
植物乌饭树,别名南烛(开宝本草、植物名实图考),染菽(古名),米饭树、乌饭叶、康菊紫(浙江)、饭筒树、乌饭子、零丁子、大禾子(江西),称杆树、米碎子木(广西),苞越桔(江苏植物名录),米饭花(台湾植物志)均来自《中国植物志》。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多分枝,幼枝有细毛。叶互生,革质,狭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疏齿,叶面光滑;叶柄长2-5毫米。总状花序腋生,长2-6厘米;苞片披针形,宿存;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壶形,长5-7毫米,5浅裂。雄蕊10枚,药室先端延伸成管,无芒;子房下位。浆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成熟时紫黑色,味甜,可吃,果柄长3-4毫米。9-11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我国各地。
生于向阳的山坡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