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痈草
破布草、破布粘、大号疟草、一条龙、母一条根、半边龙、山芬芦、粘娘娘。
味苦,性凉。归胃、肾经
无毒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级甲等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急性肾炎,牙周炎,牙周脓肿,下颌急性淋巴结炎,毒蛇咬伤。
内服:煎汤,9-15g;研末,0.9-1.8g。外用:适量,捣敷。
1、《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主治急性肾炎,月经不调,外用治痈肿疮毒。”
2、《福建药物志》:“主治急性肾小球肾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痈、疖、疔。”
治急性肾炎:①(牙痈草)全草晒干研末,装入胶囊,每粒300mg。每日3次,每次3-6粒。亦可用全草15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②小花琉璃草、猫须草、海金沙、金丝草各15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5-8月采收,晒干或鲜用。
茎圆柱形,表面有毛茸。叶互生,皱缩,展平后呈阔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渐窄而下延,下面具有粗而明显的叶脉,两面均被粗毛,全缘。花皱缩成团,淡黄色。果实卵圆形,直径1.2-2.0mm。气微,味微苦。
紫草科植物小花琉璃草。
小花琉璃草,又名披针叶琉璃草。多年生草本,高20-90cm。茎直立,中下部有分枝,分枝开展,全株密被具基盘的硬粗毛。基生叶及茎下部的叶具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8-14cm,宽约3cm,先端尖,基部渐狭而下延,全缘,两面均被粗毛或伏毛;茎生叶无柄或具短柄,披针形,长4-7cm,宽约1cm,茎上部叶极小。聚伞花序叉状分枝呈总状,顶生及腋生;无苞片;花梗果期几不增长;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长1-2mm,外面密生短伏毛,果期稍增大;花冠种状,淡蓝色或白色,钟状,先端裂片椭圆形,长1.5-2.5mm,喉部有5枚半月形的附属物;雄蕊5,内藏于附属物之下;子房4深裂,花柱短,肥厚,四棱形,长约1mm。小坚果4,卵圆形,长2-2.5mm,背面突起,密生长短不等的锚状剌,边缘锚状剌基部不连合。花期4-5月,果期7-9月。
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
生于海拔300-2800m的丘陵、山坡、草地和路边沙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