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银紫丹参

  • 概述
  • 功效
  • 加工
  • 鉴别
  • 信息

中文名

银紫丹参

别名

白背丹参、丹参、白元参、紫丹参

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平

李培红 | 主任药师 药学部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级甲等

功能

活血祛瘀,利湿解毒。

主治

胸痹绞痛,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崩漏,赤白带下,恶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晒干。

药材性状

根呈圆锥形,长5-25cm,直径1-3cm,表面红色。质松而脆。气微,味微苦涩。

植物种属

唇形科鼠尾草属毛地黄鼠尾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密被长柔毛。叶对生;基出叶叶柄长6-8cm,茎生叶具短柄或至无柄;叶片长椭圆形,长3.5-11cm,宽2-5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圆形,边缘有圆齿,上面绿色,被疏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短绒毛。轮伞花序,每轮有花4-6朵,3-8轮组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苞片倒卵圆形,被长柔毛;花梗长3-4mm;花萼钟状,二唇形,下唇较上唇稍大;花冠黄色,有淡紫色斑点,冠筒伸出萼外,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下唇较大,中裂片倒心形;发育雄蕊伸出花冠,花丝扁平;花柱长,超出花冠很远,先端呈不相等2浅裂;子房裂片卵圆形。小坚果灰黑色,倒卵圆形,腹面具棱,光滑。花期4-6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云南省。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500-3600m的山地松林下及荒坡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