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鹰骨

  • 概述
  • 功效
  • 临床
  • 加工
  • 信息
  • 其他

中文名

鹰骨

拉丁名称

Accipiter gentilis (Linnaeus)

别名

鹞婆骨

道地产区

我国东北北部

用药部位

骨骼

性味归经

味辛、咸,性温

李培红 | 主任药师 药学部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级甲等

功能

祛风湿,续筋骨。

主治

筋骨疼痛,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焙脆研末,5-10g;或浸酒。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适宜人群

本品适用于筋骨疼痛,损伤骨折者。

不宜人群

尚不明确。

禁忌人群

尚不明确。

化学成分

骨含大量胶原(bonecollagen)、钙、磷、脂类等。

药理作用

消炎、镇痛、促进骨折愈合。

相关论述

1、《纲目》:伤损,接骨。

2、《医林纂要》;壮筋骨,益气力,除痹祛风,明目,去积,消鸡骨鲠。

3、《陆川本草》:续筋骨,祛风湿。

相关配伍

1、治伤损,接骨:鹰骨烧灰,每服二钱,酒服,随病上、下,食前、食后服。(《纲目》)

2、治风湿腰腿疼痛:鹰骨50g,焙研细末,金毛狗脊15g,杜仲15g,独活15g,威灵仙15g。后四味药煎汤送服鹰骨末,每服3g,日服2次。(《中国动物药》)

3、治筋骨痿软无力:鹰骨50g,焙研细末,五加皮15g,木瓜15g,牛膝15g。后三味药煎汤送服鹰骨末,每服3g,日服2次。(《中国动物药》)

采收加工

苍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滥捕。

生长环境

栖息于山林间。飞行迅速,善能捕取野兔、野鼠等小动物为食。

动物属种

鹰科鹰属苍鹰。

形态特征

大型鸟类,体长约50cm。嘴黑色,基部带暗蓝色,蜡膜黄绿色。虹膜金黄色。前额以至后颈为石板灰色。羽基白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羽轴黑色,耳羽黑色;上体为石板灰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有白色横斑;其余杂有灰白、黑褐色斑块或横斑。下体灰白。喉有黑褐色细纹,胸、腹、两胁与覆腿羽均杂有黑褐色横斑。羽轴均为黑褐色。脚绿黄,爪锐利,黑色。

分布区域

繁殖在我国东北北部;河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处为旅鸟和冬候鸟。

道地产区

我国东北北部。

生长环境

栖息于山林间。飞行迅速,善能捕取野兔、野鼠等小动物为食。

附注

同科动物鸢、雀鹰等的骨骼亦可入药,功效与苍鹰骨骼相似。

声明

苍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滥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