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巴贝虫病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检查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 日常
  • 预防
  • 就医

症状概述

巴贝虫病(babesiosis)是由红细胞内寄生的巴贝虫属导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硬蜱叮咬感染。巴贝虫病在年轻、健康人群中表现为轻度流感样症状,但在脾切除后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以及老年人中则可发展成为疟疾样表现,以间歇热、脾大、黄疸及溶血等为特征。多数患者经过正规治疗,预后较好。

其它名称

巴贝西虫病、梨浆虫病

疾病分类

感染性疾病

遗传性

无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

常见症状

发热、肌肉疼、关节痛、乏力、头痛、恶心、呕吐、黄疸

主要病因

由于巴贝虫感染人体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涂片、间接荧光抗体检测、聚合酶链反应

重要提醒

巴贝虫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重症,引起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危及生命,因此需及时治疗,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徐艳利 | 主任医师 感染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级甲等

总述

本病为巴贝虫感染所致。巴贝虫原虫是寄生于脊椎动物红细胞内的蜱媒原生动物,属于梨浆虫目巴贝虫科的巴贝虫属。巴贝虫专性寄生于宿主(牛、马、犬、羊、猪等)红细胞,因此原虫对宿主红细胞的破坏是导致巴贝虫病的主要机制。

危险因素

1、免疫低下者。

2、脾切除者。

3、与家畜密切接触者。

4、野外工作者。

5、老年患者。

高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各种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更易感。

总述

从蝉叮咬到症状出现需1~6周,症状可延长至3个月。临床表现差别巨大,与感染的虫种和机体状况相关。在人巴贝虫病中,以牛源和马源巴贝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最为明显和严重,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溶血性贫血、出汗、肌痛、关节痛、恶心、呕吐等。重症患者突然起病,体温可达40℃,酷似疟疾。

典型症状

1、轻型

表现为轻型流感样症状,可能仅有低热或体温正常,略有疲惫和不适感、轻微头痛、虚弱乏力以及食欲缺乏等。多在2周内消失。

2、中型

起病急骤,高热达39~40℃,畏寒、寒战,大汗不止。头痛剧烈,肌痛,甚至周身关节疼痛。有时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但无脑膜刺激症状。脾脏有轻度至中度肿大,淋巴结无异常。无发疹现象。

3、重型

起病时临床表现同中型。危重患者,溶血性贫血发展迅速,伴发黄疸、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障碍等。有脾脏摘除史的患者临床表现常较严重。重型多于起病后5~8天内死亡。

并发症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重型巴贝虫病溶血性贫血发展迅速,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肾衰竭

重型巴贝虫病可引起肾脏功能障碍,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肾衰竭。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巴贝虫病危重症者可引起呼吸衰竭,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发热、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建议做血涂片、间接荧光抗体检测、聚合酶链反应,进一步了解病情,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然后会检查皮肤黏膜有无黄疸,淋巴结有无肿大,脾脏有无肿大。

实验室检查

1、血涂片

是确诊本病常用的检查,血涂片发现四分体、篮筐样虫体或大量的红细胞外原虫是颇具诊断价值的线索。

2、间接荧光抗体检测(IFATs)

是诊断田鼠巴贝虫感染通用的血清学方法。但分歧巴贝虫抗体需在血红蛋白尿出现7~10日后才可检测得到,所以血清学检测无法用于快速诊断分歧巴贝虫感染。

3、聚合酶链反应(PCR)

敏感性高,可快速诊断。且在血涂片阴性时,PCR仍可用来确定有无持续感染。

诊断原则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典型的病史(有疫区居住史)、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辅助检查(血涂片、间接荧光抗体检测等)来诊断巴贝虫病。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立克次体病、恶性疟疾、急性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诊断依据

1、通常在血涂片中发现巴贝虫而确诊。

2、若血涂片未发现原虫,而临床症状高度怀疑巴贝虫病,则可通过PCR方法来协助诊断,并可鉴别巴贝虫的种属。

3、田鼠巴贝虫感染可通过IFAT方法检测IgG抗体来判断,抗体滴度≥1:64具有诊断价值,≥1:1024表示活动感染或新近感染,<1:64表示非活动性的既往感染。抗体滴度在8~12个月后逐渐消失。

鉴别诊断

1、立克次体病

也有蜱叮咬史和其他全身症状,易与立克次体病相混淆,一般根据血涂片检查可以鉴别。

2、恶性疟疾

恶性疟疾的临床症状颇似巴贝虫病,尤其是人的田鼠巴贝虫感染,容易误诊为恶性疟疾,恶性疟疾表现为畏寒、发热,但极少有寒战,退热缓慢,出汗不多,很少有大汗淋漓者,结合实验室检查可相鉴别。

3、急性病毒性肝炎

以消化道症状起病,一般均无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虽有黄疸,但无溶血表现,结合病原学检测不难鉴别。

治疗原则

目前针对巴贝虫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药物进行抗病原虫治疗。此外,根据病情,特别是出现严重并发症时,还需要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

1、有高热剧痛者予以解热、镇痛处理。常用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2、有明显溶血者,可予输血。

药物治疗

抗病原疗法:有症状的患者,但血涂片和PCR检测巴贝虫为阴性,则不宜给予抗病原治疗;只有在检测到巴贝虫的有症状患者中,才给予抗原虫治疗。

1、轻中症

可选用治疗。该方案在清除原虫血症方面与克林霉素+奎宁相仿,且耐受性更好。青蒿琥酯已有报道用于治疗巴贝虫病。

2、重症

田鼠巴贝虫病应给予克林霉素+奎宁联合治疗。对于该方案治疗失败者,可给予阿奇霉素+奎宁治疗。治疗期间,应每天监测血细胞比容和原虫血症,直至症状消失且原虫血症小于5%。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按照标准方案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巴贝虫感染仍可持续或复发,标准治疗1个月后的DNA阳性率达36%,多见于年龄偏大或基础免疫缺陷者。这部分人群的治疗通常需6周以上,应在血涂片阴性后2周方可停药。初始治疗后3个月,而血涂片或DNA检测仍阳性者应考虑再治疗。

相关药品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奇霉素、青蒿琥酯、克林霉素、奎宁

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红细胞置换可减少巴贝虫血症的发生,可降低严重感染者的死亡率。

1、适用范围

对非田鼠巴贝虫感染以及高密度原虫血症者(>10%),特别是<2岁或>70岁、免疫缺陷者、脾切除者或有感染导致的器官衰竭者,红细胞交换是抢救治疗的基本措施,已成功用于高水平原虫血症或已发生呼吸衰竭、有显著溶血、肾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溶血(DIC)的病例。

2、机制

(1)去除了感染的红细胞,减少原虫负荷和中断了红细胞感染的循环。

(2)去除了致炎细胞因子,特别是促成全身性炎性应答和激发组织损伤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

(3)血液交换可阻止寄生红细胞在易感组织聚集及防止局部缺血的形成。

3、方法

通过一定的医疗设备进行采血和回输,用功能正常的红细胞置换患者体内异常的红细胞。

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一般预后

轻、中症者须及时诊治,可获根治而无后遗症。重症出现溶血、肾衰竭且有脾摘除史者,预后不良。

危害性

巴贝虫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重症,引起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危及生命。

自愈性

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可治愈。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根治性

经过正规治疗后,轻、中症者可以根治。

复发性

即便按照标准方案治疗获得了满意疗效,巴贝虫感染仍可复发。

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蜱叮咬。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患者可有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睡眠质量,可出现焦虑情绪。

(2)部分重症者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患者会过分担忧、焦虑,进而影响其对治愈的信心。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遵医嘱应用药物,以便取得较好疗效,进而增加治愈信心。

(3)患者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唱歌、书法、绘画、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2、服用奎宁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告知医生。

生活管理

1、野外工作者应加强防护,避免再次被蜱叮咬。

2、注意个人卫生。

3、室内做好灭蜱工作,并保持室内安静、整洁。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有无缓解,如治疗后不缓解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就诊。

饮食建议

1、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燕麦等。

预防措施

本病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避免5月份至9月份媒介蜱类活动季节进入疫区。

2、到野外活动做好防蜱叮咬工作,如注意从衣服上检蜱、穿着防护衣袜、使用杀蜱和驱蜱剂,提高自我保护与预防感染的意识。

3、对家畜要定期灭蜱,包括畜体和畜舍及其环境的灭蜱处理。加强畜间检疫,早期发现患畜,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给予积极治疗。

4、尽量避免与家栖和野生的啮齿动物接触。

急诊(120)指征

被蜱叮咬后出现高热,伴寒战、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等,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门诊指征

1、被蜱叮咬后反复或长期出现发热,伴乏力,影响日常生活;

2、伴长时间的头痛;

3、近期食欲减退;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请着宽松、易于暴露的衣物,方便检查。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您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到什么程度?能否具体描述?

2、您这种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出现多久了?

3、不适症状是否影响睡眠质量?

4、发热程度如何?最近有去过野外吗?

5、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

6、有没有其他疾病?

7、您是否进行过治疗?具体如何治疗?疗效怎样?

8、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9、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症状?

2、这种症状严重吗?能治愈吗?

3、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