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commissural cheilitis)是指发生在上下唇联合处口角区的炎症。主要由感染(如真菌、细菌、病毒等)、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 B 族等)、创伤(如口角牵拉、烫伤等)以及过敏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口角区皮肤黏膜发红、皲裂、糜烂、结痂,常伴有疼痛或瘙痒。多数患者在去除病因并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但若不注意预防,容易复发。
口角炎一般根据具体病因分类。
1、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由于营养缺乏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缺乏维生素B₂(核黄素),还可能伴有其他B族维生素缺乏。
2、感染性口角炎
由病毒、真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
3、接触性口角炎
患者常为过敏体质,接触某些唇膏、口红、食物、药物等过敏原后,口角处出现炎症。
4、创伤性口角炎
因口角区受到物理性创伤而引起,如过度牵拉口角,或者外力撞击、用舌头舔口角等不良习惯,导致口角区皮肤黏膜损伤。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三级甲等
口角炎的病因较多,包括感染、营养不良、过敏、创伤等,些因素可能直接损伤口角区的皮肤和黏膜,或者改变局部微环境,使微生物易于滋生,从而引发炎症。
1、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常见的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当口腔卫生不良,口角区被细菌污染后,就容易引发感染。
(2)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力低下,如患有糖尿病、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等情况下,念珠菌大量繁殖,可导致真菌性口角炎。
(3)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在感冒、劳累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活跃,在口角区引发炎症,表现为成簇的小水疱,破裂后形成溃疡。
2、营养不良
缺乏维生素B2是最主要的原因。维生素B2参与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其缺乏会影响黏膜的新陈代谢,导致口角黏膜出现病变。此外,其他B族维生素以及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缺乏也可能与口角炎的发生有关。
3、过敏因素
接触某些物质后引发过敏反应,如口红、唇膏、某些食物、药物等。当接触这些过敏原后,口角区会出现红肿、丘疹、水疱等过敏症状,形成接触性口角炎。
4、创伤因素
(1)物理创伤:如口腔治疗过程中开口器使用不当,过度牵拉口角;或者不小心的外力撞击、口角被牙齿咬伤等情况,使口角区皮肤黏膜破损,从而引发炎症。
(2)不良习惯:一些人经常用舌头舔口角,会导致口角区皮肤黏膜变得潮湿,唾液中的消化酶会对口角皮肤产生刺激,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容易引发创伤性口角炎。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老年人和儿童多见。
不同类型的口角炎患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营养不良性口角炎以皲裂、发白为主要表现。创伤性口角炎以皮肤裂口为主。接触性口角炎和感染性口角炎常表现为口角的肿胀、糜烂、疼痛等。
1、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可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病。表现为上下唇联合处水平状浅表皲裂,由黏膜连至皮肤,裂口大小、深浅、长短不等,多数为单条,亦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皲裂,皲裂区可有渗出液和渗血,结有黄色痂皮或血痂。口角区皮肤因沿口角溢出和唾液浸渍而发白,有时伴糜烂。无继发感染时疼痛不明显,但张口稍大时皲裂处受到牵拉扩张而疼痛加重。
2、创伤性口角炎
创伤性口角炎临床不多见,常为单侧口角区损害,为长短不一的新鲜创口,裂口常有渗血、血痂。陈旧创口则有痂皮、水肿、糜烂。
3、接触性口角炎
接触变应原或毒物后迅速发作。口角区局部充血、水肿、糜烂、皲裂、渗出液明显增多、剧烈疼痛。常伴有唇红部水肿、糜烂、皲裂或口腔黏膜广泛性糜烂等其他过敏反应症状。
4、感染性口角炎
临床上感染性口角炎可以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同时发病。疱疹性口角炎有急性发病特征,如红肿、疼痛、起疱、疱破后出现糜烂,不久合并继发感染,出现较厚的橘黄色痂皮,有自限性,1~2周自愈,而真菌性口角炎常呈慢性发病,局部皮肤黏膜稍增厚,呈湿白色,伴细小横纹或放射状裂纹,疼痛不明显。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当患者出现口角肿胀、糜烂、疼痛、皲裂、创口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重点了解口角的表现,然后通过血常规、血生化、微生物镜检和培养、免疫学检查等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证据。
1、视诊
医生会仔细观察口角区的状况,查看口角处皮肤黏膜的颜色、形态,是否有红肿、溃疡、水疱、渗出物、结痂等表现。同时观察病变的范围,是单侧还是双侧受累,以及口角周围皮肤的情况。
2、触诊
通过触摸口角区,了解局部的温度、质地,是否有压痛,肿胀的程度等。
1、血常规
通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和形态,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或贫血等情况。如果是感染性口角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可能会升高;而营养不良性口角炎患者可能存在贫血,表现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
2、血生化
对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平进行检查,有助于营养不良性口角炎的诊断。
3、微生物检查
对于怀疑感染性口角炎的患者,医生会在口角病变部位刮取少量分泌物,制成涂片,然后通过革兰染色或真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也可将刮取的分泌物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不仅可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还能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4、免疫学检查
免疫球细胞IgE、IgG的升高提示患者的疾病可能与接触过敏原有关。
依据患者口角区皮肤黏膜出现发红、皲裂、糜烂、结痂等症状,口角炎不难诊断。根据微生物学检查、血液检查等结果,结合病史,还可明确具体类型。同时,需排除一些症状相似的疾病,如唇炎、疱疹性口炎等,通过症状特点和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1、唇炎
口角炎主要发生在上下唇联合处的口角区;而唇炎的病变主要在唇部。口角炎表现为口角区皮肤黏膜发红、皲裂、糜烂、结痂等;唇炎的症状多样,且范围较口角炎更广,累及整个唇部黏膜和皮肤,而不是局限于口角。
2、疱疹性口炎
口角炎集中在口角区域,疱疹性口炎好发于口腔黏膜、牙龈、舌、上腭等部位。疱疹性口炎在发病初期会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易破裂形成大面积的糜烂面,疼痛明显,且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而口角炎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
口角炎在治疗时应明确病因,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感染性口角炎患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营养不良性口角炎患者则需要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创伤性口角炎患者需要进行局部的伤口处理。过敏性口角炎患者应在去除过敏原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抗过敏治疗。
1、有全身系统性疾病背景的患者需配合全身治疗,纠正相应的病因。
2、为患者提供所需的热量,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3、去除局部的刺激因素,改正咬唇、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更换不良的假牙、修改不良修复体、修复缺失牙。
4、去除过敏原,远离过敏物质,停止服用可疑药物以及食物。
1、抗感染药物
口角局部用0.1%依沙吖啶溶液或0.05%醋酸氯己定溶液湿敷,去除痂皮后,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针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对于创伤性口角炎患者,如果出现了感染情况,也应进行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可选择金霉素、红霉素等药物。真菌感染可选择克霉唑、咪康唑(如999选平)、制霉菌素等药物。病毒感染可选择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
2、抗过敏药物
主要用于接触性口角炎患者,可选择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等药物。
3、糖皮质激素
对部分感染患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其他
对于营养不良性口角炎患者,可针对性的补充维生素、叶酸、微量元素等。
依沙吖啶、醋酸氯己定、金霉素、红霉素、克霉唑、咪康唑(如999选平)、制霉菌素、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维生素、叶酸
口角炎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手术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比如,当口角炎长期反复发作,导致口角区瘢痕挛缩,严重影响张口功能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是口角开大术,这种手术目的是松解瘢痕组织,恢复正常的口角形态和张口功能。
本病中医称口吻疮、剪口疮、口角疮、口丫疮、燕口、夹口疮等。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津液相搏,热气熏蒸于口两吻生疮。治宜清脾胃湿热、清心健脾。方药可用清胃散、四君子汤合导赤散加减,以苦参、黄柏煎液湿敷。青黛、黄连,冰片、香油调膏外涂。具体用药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口角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通常预后较好,口角区的皮肤黏膜能够恢复正常,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1、若口角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感染性口角炎的炎症可能会扩散。如细菌性口角炎引发面部蜂窝织炎,会导致患侧面部弥漫性红肿、发热、疼痛,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2、长期反复的口角炎可能导致口角处皮肤黏膜瘢痕形成,引起口角挛缩,使张口受限,影响进食、说话等口腔功能。
3、口角炎引起的口角外观改变,如红肿、糜烂、结痂等,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容貌,导致患者产生自卑心理。
口角炎是可以治愈的。对于感染性口角炎,使用针对性的抗感染药物可以治愈。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在补充相应的营养物质后,症状会逐渐消失。接触性口角炎在避免接触过敏原后,结合抗过敏治疗,也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即使是少数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如因口角炎导致口角挛缩,通过手术矫正,也能够使患者的口角功能和外观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口角炎的日常护理对于疾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日常生活管理和科学的饮食调理,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口角区的愈合,降低再次患病的风险。
1、不要牵拉、抓挠局部皮肤,避免大幅张口等动作。
2、注意口角的清洁,避免接触污物。必要时可使用润唇膏等保护局部皮肤。
3、对于有吸烟、舔唇等不良习惯的人群,应及时改正。
4、注意口腔卫生。按时刷牙,饭后使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
5、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避免劳累,提高身体素质。
1、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的进食规律,按时吃饭。
2、保证蛋白质的充分摄入,可选择鸡肉、鱼肉等脂肪含量少的食物。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所需维生素。
4、注意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豆类、鸡蛋等,但要适量。
本病可通过增强体质、均衡饮食以及改正不良生活方式来维持口角区的健康状态,降低发病的可能。
1、均衡饮食,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杂粮、豆类、蔬菜、水果、坚果、肉类的食物都要摄入。
2、注意个人卫生,保证居住环境整洁。
3、改正吸烟、舔唇、咬手指等不良习惯。
4、远离已知的过敏原,不使用成分不明的药物、唇膏、口红等。
5、保证水分摄入,避免唇部干燥,少喝刺激性饮料。
6、规律作息,避免劳累,注意锻炼,增强体质。
7、及时修复缺齿,及时处理不良的假牙。
1、口角红肿、疼痛、起疱、糜烂;
2、口角充血、水肿、皲裂;
3、口角出现创口、有渗血、血痂;
4、口角出现水平状皲裂、皮肤发白、伴糜烂;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口角炎患者选择口腔科就诊即可。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口腔检查,建议提前漱口刷牙,清洁口腔。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若怀疑是接触性口角炎,带上正在使用的与口角部位接触的护肤品、化妆品等,让医生查看成分,以确定是否存在过敏原。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口角出现不适症状大概有多久了?
2、症状这几天是如何变化的?有没有越来越严重,比如皲裂范围有没有扩大,疼痛程度有没有增加?
3、口角有过外伤的经历吗?
4、平时有没有舔嘴角、咬嘴唇的习惯?频率大概是怎样的?
5、近期有没有更换过唇膏、口红,或者使用新的化妆品?
6、最近的饮食情况如何?有没有挑食,是否经常吃蔬菜水果?
7、以前是否患过口角炎?如果有,多久发作一次,当时是怎么治疗的?
8、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像糖尿病、贫血之类的?有没有正在服用什么药物?
9、最近有没有感觉到身体乏力、发热,口腔内其他地方有没有不舒服,比如溃疡、疼痛?
1、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的疾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4、我的疾病会传染吗?
5、我的疾病会复发吗?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7、我在生活中有那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