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等多种原因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也用于儿童智能发育迟缓。
1、肌内注射。一次1g,一日2-3次。静脉注射。一次4-6g,一日2次。
2、静脉滴注。一次4-8g,一日1次,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处方药 西药 医保乙类
1.60元-45.00元
哈森、新华、民生
(1)5ml:1g;(2)20ml:4g;(3)20ml:8g。
遮光,密闭保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1、由于吡拉西坦对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在下列患者应谨慎使用:严重出血或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如消化性溃疡、潜在凝血障碍、出血性脑血管病史、接受重大手术(包括牙科手术)、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
2、肾功能损害。由于吡拉西坦通过肾脏排泄,因此轻、中度肾功能障碍者慎用并适当减少剂量。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3、长期应用的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如需要应适时进行剂量调整。
1、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2、脑出血患者禁用。
3、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4、重度肝功能障碍患者禁用。
5、锥体外系疾病,Huntington舞蹈症者禁用,以免加重症状。
6、孕妇禁用。
7、新生儿禁用。
根据文献报道,安慰剂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和药物临床试验包括3000多例接受吡拉西坦的受试者(不论适应症、剂型、日剂量和人群特点)。下表列出了临床试验及上市后使用经验中报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率定义如下: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至<1/10),不常见(≥1/1000至<1/100),罕见(≥1/10000至<1/1000),非常罕见(<1/10000),未知(现有数据无法对发生频率进行估计,如上市后监测数据)。
1、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
未知:出血性疾病。
2、免疫系统疾病:
未知:过敏反应,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3、精神疾病:
常见:紧张。
不常见:抑郁。
未知:激动,焦虑,困惑,幻觉,失眠,兴奋,烦躁,精神障碍,易激惹,情绪不稳定。
4、神经系统疾病:
常见:运动过度。
不常见:嗜睡。
未知: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癫痫加重,头痛,头晕,麻木,抽搐,震颤,记忆减退,意识丧失,诱发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症状。
5、耳及迷路类疾病:
未知:眩晕。
6、血管及淋巴管类疾病:
罕见:血栓性静脉炎(仅适用于可注射形式),低血压,潮红,静脉炎。
7、胃肠疾病:
未知:腹痛,上腹部疼痛,腹泻,恶心,呕吐,口干,腹胀,腹部不适,便秘,胃部不适,反酸,胃灼热。
8、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未知:斑丘疹、荨麻疹、红斑疹等各种皮疹,瘙痒,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肿胀,局部皮肤反应。
9、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
不常见:虚弱。
罕见:注射部位疼痛(仅适用于注射剂),发热。
未知:注射部位反应(肿胀、发红、瘙痒等),疼痛,畏寒,寒战,胸闷,乏力,水肿。
10、各类检查:
常见:体重增加。
未知:血压升高,血压降低,转氨酶升高。
11、肝胆系统疾病:
未知: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害。
12、心脏器官反应:
未知: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13、其他:
未知: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视物模糊,食欲减退,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