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塞通片: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
2、血塞通注射液:活血祛瘀,通脉活络。
1、血塞通片: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病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2、血塞通注射液: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胸痹心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属瘀血阻滞者。
1、血塞通片:口服。一次50-100mg(1片-2片),一日3次。
2、血塞通注射液:肌内注射,一次100mg,一日1-2次;静脉注射,一次200-400mg,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次。
处方药 中成药 医保甲类/乙类
11.00元-40.00元
1、血塞通片:每片重0.086g(含三七总皂苷50mg)。
2、血塞通注射液:10ml:0.25g。
1、血塞通片:密封。
2、血塞通注射液:密封,避光,置阴凉处(不超过20℃)。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级甲等
一、血塞通片:
1、有出血倾向者及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慎用。
2、产妇、经期妇女慎用。
3、过敏体质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应谨慎使用。
4、孕妇慎用。
二、血塞通注射液: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须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紧急处理,必要时应吸氧、静脉给予激素,采用包括气管内插管在内的畅通气道等治疗措施。
2、有出血倾向者慎用;孕妇、月经期妇女慎用;老人、过敏体质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加强监测。
3、本品应单独使用,严禁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用药间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4、本品保存不当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用药前和配制后及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本品及滴注液,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5、加强用药监护。输液速度不宜过快,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用药30分钟内,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6、肌内注射若出现疼痛、肿块时,应改为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7、颜面皮肤潮红,轻微头胀痛不影响本品的使用;偶有轻微皮疹出现,可继续使用。
8、糖尿病患者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代替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使用。
9、阴虚阳亢或肝阳化风者,不宜单独使用本品。
10、心痛剧烈及持续时间长者,应做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11、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范围用药。
12、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调配要求用药,不得超剂量、过快滴注或长期连续用药。
1、血塞通片:人参和三七过敏者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出血性疾病急性期禁用。
2、血塞通注射液:人参和三七过敏者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出血性疾病急性期禁用;儿童禁用。
一、血塞通片:
监测数据显示,本品可见以下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胀、腹痛、腹泻、口干、便秘等,有肝功能异常等个案报告。
2、神经系统及精神类反应:头晕、头痛、头昏、头胀、失眠或嗜睡等。
3、皮肤及皮下组织:皮疹、红斑、瘙痒等。
4、全身性反应:潮红、发热、胸闷、乏力、水肿、过敏反应等。
5、心血管系统:心悸、心率失常、血压升高等。
6、其他:有耳鸣、视觉损害、咳嗽、呼吸困难、鼻出血、血尿等病例报告。
二、血塞通注射液:
1、全身性损害:发热、寒战、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等;
2、呼吸系统损害: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哮喘、喉水肿、咽干等;
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皮疹、瘙痒、剥脱性皮炎等;
4、心率及心律紊乱:心悸、心动过速等;
5、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头晕、头痛、抽搐、震颤等;
6、胃肠系统损害:恶心、呕吐等;
7、心血管系统损害:紫绀、潮红、血压下降、血压升高等;
8、其他损害:血尿、肝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