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流鼻涕

  • 概述
  •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诊断
  • 治疗

症状概述

流鼻涕(runny nose)是指由鼻黏膜腺体和血管渗出产生的鼻分泌物经鼻腔流出的过程。流鼻涕可能是生理性原因造成,亦可是由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引起的。

其它名称

流涕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主要病因

可由生理因素或感染、炎症、息肉等病变导致

常见症状

流鼻涕、打喷嚏、鼻塞、鼻痒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清特异性lgE测定、变应原皮肤试验、鼻窦CT、头颅MRI、鼻内镜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

重要提醒

长期或反复流鼻涕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关治疗。
黄丽辉 |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症状起因

1、生理因素

小儿鼻黏膜的血管较成人丰富,分泌物也较多,但是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尚未健全,因而会出现流鼻涕的现象;鼻黏膜受到冷空气或药物等刺激,会使鼻腔腺体的分泌量增加,进而出现鼻涕外溢;在流泪时,鼻涕会不由自主地流出来,这是因为眼睛和鼻之间有一个细管相通,当眼泪量大时,大部分泪水从眼睛流到鼻子,成了稀鼻涕。

2、急性鼻炎

病原体感染会引起鼻腔黏膜炎症,导致鼻腔黏膜充血和肿胀,刺激腺体分泌更多的黏液,从而引起流鼻涕。

3、慢性鼻炎

鼻腔黏膜受到过度刺激,可能引发慢性鼻炎,导致长期或间歇性的流鼻涕。

4、过敏性鼻炎

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后,鼻腔黏膜会产生过敏反应,导致鼻腔黏膜炎症和黏液分泌增加,流出大量清水样鼻涕。

5、慢性鼻窦炎

炎症会导致鼻窦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且由于鼻窦的解剖结构特点,分泌物不易排出,积聚在鼻窦内,部分可流入鼻腔,引起流鼻涕。

6、鼻息肉

鼻息肉会阻塞鼻腔通气道,影响鼻腔的正常引流,导致分泌物积聚,同时鼻息肉本身也会分泌黏液,从而引起流鼻涕。

7、其他

感冒患者常常出现流鼻涕的症状;颅骨骨折等引起脑脊液鼻漏;单侧鼻塞伴涕中带血可能为鼻腔内异物引起;流黄水样分泌物,要考虑鼻窦内囊肿的可能。

常见疾病

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感冒、颅骨骨折、鼻窦囊肿

临床表现

1、水性流涕

分泌物稀薄,透明似清水,为血管渗出液与黏液混合物。当鼻黏膜囊肿破裂时,液体常由单侧鼻孔间断性流出,此时分泌物可呈淡黄色透明状。

2、黏液性流涕

分泌物为黏稠状,呈半透明。

3、黏液脓性流涕

系黏液和脓液的混合物,黏稠,常为黄白色浑浊分泌物,有时可伴有臭味。

4、脓性流涕

多为伴有不同程度的恶臭、粪臭的黄绿色的分泌物。存在干酪性鼻炎和鼻窦炎时,还可排出豆渣样物质,并有臭味。

5、血性流涕

分泌物带血或为血性分泌物。

6、脑脊液鼻漏

脑脊液从鼻腔流出,分泌物表现为清澈通明,呈水样,而且没有黏性,长时间放置不能自行凝固。

门诊指征

1、流清涕,伴咽干、咽痒、咽痛、打喷嚏、鼻塞、肌肉酸痛、头痛等,提示感冒的可能。

2、持续流白色黏液样鼻涕,伴嗅觉减退、咽部干痛等,提示慢性鼻炎。

3、季节性发作,或反复发作流大量清水样鼻涕,伴鼻痒、打喷嚏、气喘等,提示过敏性鼻炎的可能。

4、持续鼻塞、流黄绿色脓涕、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提示慢性鼻窦炎的可能。

5、反复鼻涕中带血,伴持续加重的鼻塞,须警惕鼻咽癌的可能。

6、有头部外伤或手术史,持续性或间歇性清水样鼻涕,应考虑脑脊液漏的可能。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怀疑感冒的可能,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

2、怀疑鼻炎、鼻窦炎、鼻咽癌等,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

3、如怀疑为脑脊液漏,应前往神经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保持鼻部的清洁,方便医生观察鼻部情况。

3、就诊前需要带纸巾或手绢,及时清理鼻部分泌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的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流鼻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鼻涕是否越来越多?

2、您流鼻涕的症状是间断的还是持续的?和季节有关系吗?

3、您流出的鼻涕是水一样的、黏性的、脓性的还是带有血液?是否有异味?

4、您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的症状,比如鼻痒、头痛、咽痒、嗅觉减退?

5、以前有过流鼻涕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6、亲属有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吗?

7、您既往是否患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

8、您在症状出现前是否吸入冷空气?

患者可能问的问题

1、我的流鼻涕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我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治疗多久后症状可以痊愈?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日常生活应注意什么?

7、如果需要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体格检查

医生可通过检查观察鼻腔黏膜色泽、鼻甲、鼻道、嗅沟等病变情况,对病因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价值,如急性鼻炎时膜急性充血,伴水肿,鼻道有清水样、黏液性、脓性分泌物。慢性鼻炎,黏膜暗红、肿胀,鼻道有黏涕;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苍白略带紫灰色;急、慢性鼻窦炎,中鼻道及嗅沟有脓液。有时还需进行全身检查,注意有无淋巴结等表现,以了解机体的整体健康情况。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细菌感染引起的流鼻涕可导致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感染导致的流鼻涕血常规淋巴细胞可升高。

2、血清特异性lgE测定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特异性lgE为阳性。但其血清总IgE水平可在正常范围内,若合并支气管哮喘者则可升高。

3、变应原皮肤试验

变应原皮肤试验是过敏性鼻炎常用的诊断方法,其原理是以变应原检测皮内肥大细胞表面是否存在该变应原特异性lgE。以适宜浓度和低微剂量的各种常见变应原提取液作皮肤激发试验(一般采用点刺法),如患者对某种变应原过敏,则在激发部位出现风团和红晕,视为阳性,根据风团大小判定阳性程度。

影像学检查

1、鼻窦CT

可详细观察患者鼻窦内有无积液、鼻窦黏膜有无肿胀。可对鼻窦炎做出明确诊断。

2、头颅核磁共振

了解颅内情况,观察脑部有无肿瘤、炎症等。

其他检查

鼻内镜检查可清晰地观察鼻腔各部、鼻咽及各鼻窦开口,还可以在直视下取活体组织检查及凝固止血等。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鼻部流涕的情况及伴随症状,结合血常规、血清IgE、鼻内镜、CT等检查,多可明确诊断。开始时常会询问患者病史,如是否两个鼻腔都流鼻涕,流涕是间断的还是持续的,是突发的还是逐渐出现的,头的位置对流涕有无影响。下一步是询问患者鼻涕的特点,如是否有流泪、流血,呈脓性或有异味,流涕在什么时候加重或增多。同时询问患者有无应用何种药物特别是滴鼻剂或鼻腔的喷雾剂,患者家里或工作的地方有无刺激性味道,是否有季节性过敏,最近有无头部受伤史等,以排查是否存在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颅底骨折等病变。

鉴别诊断

1、急性鼻炎

系由病毒感染引起急性鼻黏膜炎症,常波及鼻窦或咽喉部,传染性强。多发于冬秋季及季节交替时,尤以幼儿最为好发。早期症状多为鼻腔和鼻咽部出现鼻痒、刺激感、异物感或烧灼感(急性鼻交感刺激综合征),自觉鼻腔干燥。然后出现疲劳、头痛、畏寒、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继之出现逐渐加重的鼻塞,夜间较为明显,打喷嚏,头痛。鼻涕增多,初为水样,后变为黏脓性。说话有闭塞性鼻音。儿童还可发生鼻出血。检查可见初期鼻黏膜广泛充血、干燥,以后鼻黏膜肿胀,总鼻道或鼻底有水样、黏液样或黏脓性分泌物,咽部黏膜亦常有充血。

2、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一种以鼻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症状的鼻腔慢性炎症。鼻塞、鼻涕增多为主要症状,还可伴有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鼻后滴漏、鼻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检查可见双侧下鼻甲肿胀,不能看清鼻腔内其他结构。鼻黏膜呈淡红色,可无明显充血。下鼻甲表面光滑,湿润,黏膜柔软而富有弹性,用探针轻压呈凹陷,移开后立即恢复。鼻黏膜对血管收缩剂敏感,滴用后下鼻甲肿胀迅速消退。鼻底、下鼻道或总鼻道内有黏稠的黏液性鼻涕聚集,总鼻道内常有黏液丝牵挂。

3、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易感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以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多数患者有鼻痒,有时伴有软腭、眼和咽部发痒。每天常有数次阵发性喷嚏发作,每次少则3~5个,多则十几个,甚至更多。水样鼻涕,擤鼻数次或更多,常换洗数次手绢。鼻塞均为双侧,但轻重程度不一。血清特异性lgE测定、变应原皮肤试验呈阳性反应。

4、颅底骨折

硬脑膜破裂可导致脑脊液鼻漏,在患者低头时会增多。其他的症状包括鼻出血、耳漏、血液或液体使鼓膜膨隆。基底部断裂还可引起头痛、面瘫、恶心和呕吐、眼球运动障碍、视力差和丧失听力、意识水平下降等。

预计治疗

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找到病因,然后积极去除不良因素或治疗原发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一般随着病因的去除和原发病的治愈,流鼻涕的症状也会逐渐缓解、消失。

对因治疗

1、生理性流鼻涕

如果是环境或药物因素刺激引起的流鼻涕,离开相应的环境、停药后即可缓解症状,仅在必要时给予一些相关药物缓解不适。

2、急性鼻炎

(1)对症治疗:使用伪麻黄碱、羟甲唑啉等药物缓解鼻黏膜充血;使用布地奈德等皮质类固醇激素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有时还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缓解不适。

(2)抗感染治疗:对于明确存在细菌感染时,可酌情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3)抗病毒治疗:必要情况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3、过敏性鼻炎

患者首先要尽可能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日常生活中可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以清除鼻腔分泌物。主要使用抗组胺药来减轻过敏反应,如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也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以减轻鼻腔黏膜水肿和抑制炎性反应。

4、感冒

对于感冒出现流鼻涕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如999速复康)、氨咖黄敏胶囊(如杨济生)等。

5、颅骨骨折

需及时采用手术方法进行修补,以减少脑脊液鼻漏情况。

药物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相关药物

伪麻黄碱、羟甲唑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如999速复康)、氨咖黄敏胶囊(如杨济生)、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手术治疗

详见对因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预计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