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龅牙

  • 概述
  • 原因
  • 就医
  • 检查
  • 诊断
  • 治疗
  • 日常

症状概述

龅牙(Buck teeth)在医学上称为上颌前突畸形或双颌前突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牙颌面畸形。可由遗传、牙颌生长发育过度、牙列异常等引起,也可由张口呼吸、吮指、咬下唇等不良习惯所导致。患者一般不伴有严重的功能障碍,但非常影响美观。可表现为开唇露齿,自然状态下双唇不能闭拢。临床上通过佩戴矫治器、手术等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牙矫正成功的患者,效果一般可以长期维持。但是因个人体质差异、采用的矫治方式不同,效果可有所不同。

其它名称

上颌前突畸形、双颌前突畸形

主要病因

遗传、牙颌生长发育过度、不良生活习惯等

常见症状

自然状态下双唇不能闭拢

检查项目

口腔颌面一般检查、牙齿X线检查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刘云松 | 主任医师 口腔修复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三级甲等

症状起因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牙弓较小,牙列变得拥挤从而形成龅牙。

2、不良生活习惯

吮指、咬下唇、偏侧咀嚼等不良生活习惯,可使牙颌出现异常,从而形成龅牙。

3、口腔颌面部疾病

唇腭裂、乳牙缺失、多生牙等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龅牙。

4、其他

(1)婴幼儿时期喂养姿势异常、母体患病,或小儿有佝偻病、慢性鼻炎等基础疾病也可能导致龅牙的形成。

(2)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可导致张口呼吸,进而形成龅牙。

常见疾病

唇腭裂、多生牙、佝偻病、慢性鼻炎等。

临床表现

有龅牙的人,常有如下表现:

1、开唇露齿,自然状态下双唇不能闭拢。

2、上前牙常向唇侧倾斜,有的伴拥挤不齐,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

3、面中部明显前突,鼻下部呈现凸面。

4、一般不伴有严重的口腔功能障碍。

门诊指征

1、开唇露齿,自然状态下双唇不能闭拢;

2、上前牙向唇侧倾斜、拥挤不齐;

3、面中部明显前突;

4、上述症状严重影响容貌,有求美意向者;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医前注意清洗牙齿,保持口腔的清洁。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的问题

1、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龅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明显吗?

2、您有经常吮指、咬下唇、偏侧咀嚼的习惯吗?

3、您的家属中有龅牙患者吗?

4、您既往患过唇腭裂、多生牙等疾病吗?做过怎样的治疗?

5、您之前有过佝偻病、慢性鼻炎、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吗?

6、您既往口腔健康状况怎么样?

患者可能问的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龅牙?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治疗过程中有风险吗?

5、能治愈吗?

6、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7、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口腔颌面部的对称性、面部比例、眼平面、自然状态上下唇间歇、露齿状况、垂直向、鼻唇角、面凸度、牙弓形态及协调性、牙列、咬合关系、开口度等进行仔细的检查。

影像学检查

牙齿X线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的结构,使对牙颌、颅面的检查、诊断,由表面形态而深入到内部的骨骼结构中去,可判断龅牙是骨骼性还是牙颌性。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一般不难做出诊断。患者的吮指、咬下唇、偏侧咀嚼等不良生活习惯或是疾病史可以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帮助,骨性龅牙、牙性龅牙和下颌后缩畸形需要鉴别。

鉴别诊断

1、类型鉴别

(1)骨性龅牙:骨性龅牙多数由遗传导致,受家族遗传与种族演变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开唇露齿,自然状态下双唇不能闭拢。临床上需要手术才会有显著效果。

(2)牙性龅牙:牙性龅牙多为后天恒牙生长期形成的或由不良口腔习惯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为牙齿前突,多通过戴牙套来矫正。

2、其他

下颌后缩畸形也常常会有双唇不能闭拢、前牙深覆盖等表现,临床上需要注意进行鉴别。一般通过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预计治疗

临床上对于龅牙的治疗方法较多,外科手术截骨、磨牙配戴修复体、配戴矫治器等都可达到治疗目的。牙性龅牙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为配戴矫治器,常见的为金属矫治器和隐形矫治器。而骨性龅牙通常需要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来改善。

治疗方法

1、配戴矫治器

(1)金属钢丝矫治器:即通常所说的钢丝牙套,通过将金属钢丝粘结在牙齿上,对牙齿施加轻微的力量,进行移动、排齐,以此达到理想的位置和效果。具有技术成熟、效果稳定的特点。该方法不破坏自己本身牙齿,并且对有颌骨问题的患者,还可解决面部不协调、唇部不美观等多种问题。价格相对来说较为便宜。但治疗周期较长,并且需要患者的全力配合,且美观性欠佳。

(2)隐形矫治器:该方法是借助3D扫描技术,对患者口腔进行牙颌石膏模型三维数据录入,进行模型的三维重建,在计算机上进行各个方位的旋转观测、放大缩小,模拟临床矫治设计和牙齿的移动方式与步骤,在成形的树脂模型上,压制每个阶段的透明隐形矫治器;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装在相应的部位,对需要正畸的部位,施加相应的压力,使畸形的部位,在长时间的受压下,慢慢移动到正确的位置。隐形矫治器一般不易被发现,矫正过程痛苦小,对牙周组织的刺激及不适感很低,可自行摘戴,不影响社交、进食、运动等。并且口腔卫生容易维护,不必担心牙龈炎、变色等问题。复诊间隔时间延长、次数减少,有效节省时间。但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并且不能有效调整颌间关系。

2、手术治疗

(1)上颌前突截骨术:术中常需要拔除双侧第一或第二双尖牙,视牙齿咬合情况决定进行单骨段截骨或多骨段截骨。

(2)上颌Le Fort I型截骨术:常需要分段截骨。固定方式选择钛板钛钉骨间内固定,牙弓夹板或钢丝进行牙弓或牙间固定。

护理原则

对于配戴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

1、饮食管理

(1)治疗后一周内,可吃较软的饭或粥类食物。不可咀嚼过硬的食物,也要避免吃太黏的食物。

(2)配戴矫正器后,一定要做到餐后刷牙,如餐后刷牙不便,可用水漱口,尽量不喝碳酸饮料。

2、复诊

配戴矫正器后,遵医嘱按时定期复诊,一般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诊一次(具体需遵医嘱)。治疗将近结束时,医生可能会根据求美者情况制作保持器,以保持所取得的矫治效果,只要坚持配戴,一般不会复发。